近日,中國冶金報社發布“2023中國冶金行業最具競爭力產品”榜單,由兩江新區企業中冶賽迪打造的高精度熱軋帶鋼全流程模型及控制技術榜上有名。
項目現場。(企業供圖)
該榜單為中國冶金報社中國鋼鐵企業品牌榜的一部分,已連續舉辦6年,是行業公認的權威品牌評選活動。
中冶賽迪負責人介紹,曾經我國熱軋帶鋼控制系統硬件及系統軟件、核心控制模型及質量控制技術長期依賴國外引進,鋼鐵企業不僅建設營運成本高,而且面臨核心技術“黑箱”,后期的維護升級、適應性優化舉步維艱。
為打破國外技術壟斷,推動熱軋技術自主可控,解決“卡脖子”問題,中冶賽迪逐漸形成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精度熱軋帶鋼全流程模型及控制技術,替代引進,推進了熱軋技術的全面國產化,使得產品價格較國外同類產品降低50%以上,大幅降低了鋼鐵企業項目建設成本,不僅讓國內技術跟上了世界技術發展潮流,而且在一步一個腳印中針對國內鋼鐵生產實際做出了創新性適配與改進。。
一組數據可以直觀反映改技術所帶來的積極效應:1780熱軋日/月/年產均破紀錄、1.5mm以下常規熱軋超薄極限材批量生產、熱軋精軋自動換輥時間縮短至8分鐘以內……
目前該技術已先后應用于河北燕鋼、浙江寧鋼、遼寧本鋼、廣西盛隆、福建德盛等多個鋼鐵的十余個熱軋項目,并不斷完善形成模塊化、標準化、產品化、系列化的熱軋軟件產品,熱軋核心技術及軟件產品在眾多熱軋改造和新建項目中應用效果達到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水平。
上述負責人表示,在實現高精度熱軋自動化系統國產化的同時,中冶賽迪不斷在實踐中進行優化突破,在多個技術維度達到國際一流水平,實現了從“跟隨”到“超越”的質變,大幅提升了我國熱軋控制技術競爭力。
(記者 謝力)